首页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
警惕“平流无石处”

  晚唐诗人杜荀鹤写有一首诗:“泾溪石险人兢慎,终岁不闻倾覆人。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。”其大意是:船行到“泾溪石险”之处时,船家生怕出错导致“倾覆”,因而格外小心、“兢慎”驾驭、严加防范,所以都能平安渡过。相反,到了“平流无石处”,思想麻痹了,警惕放松了,“兢慎”不在了,因而常常发生“沉沦”之类的事故。这就是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这里,作者是借行船之事,讲人生哲理,告诫世人:顺境虽是人之所求所愿,但却容易使人放松警惕、产生懈怠、不再“兢慎”,从而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和贪图享乐思想,导致骄兵必败悲剧发生。只有“骑马莫轻平地上,收帆好在顺风时”,方能确保人生平安、行稳致远。联系实际悉心品味,这不失为警世恒言。

  揆诸时下,有些干部在仕途上发生“倾覆”、“沉沦”,大都不是在“泾溪石险”时,而是在“平流无石处”。随着官职的升迁、权力的增大、地位的显赫、仕途的顺畅,鲜花掌声多了,吹捧奉承多了,颂歌盈耳多了。于是,便被“胜利冲昏了头脑”,人就飘飘然、昏昏然起来,搞不清“我是谁”、模糊了“为了谁”、淡忘了“依靠谁”。在“春风得意”中,头脑膨胀,狂妄自大,心生妄念,任意妄为,把手中的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,把掌管的公共资源变成私人的钱包。结果,就由“权家福”发展成“全家腐”,最终导致“全家败”,真是可悲也夫。可见,“春风得意”时、“平流无石处”,保持危机意识和“兢慎”状态,是多么地必要和重要啊!

  清人金缨在《格言联璧》中写道:“处逆境心,须用开拓法;处顺境心,要用收敛法。”告诫世人,身处逆境,必须心胸宽广,艰苦努力,在开拓中奋起;身处顺境,必须收敛身心,防止得意忘形,一败涂地。这种为人处世智慧,是值得学习借鉴的。如果身处“春风得意”时、“平流无石处”,能够多些“收敛法”,少点骄傲气;多些忧惧感,少点张狂劲;始终保持归零心态,严格约束、加强自律,遵规守纪、“兢慎”处事,必能从容应对各种人生境遇,坚守大道、砥砺前行,超越自我、展现精彩。

  写到这里,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诗作《手莫伸》。在此诗中,他特别强调要坚持“四个想到”:

  “第一想到不忘本,来自人民莫作恶。

  第二想到党培养,无党岂能有所作?

  第三想到衣食住,若无人民岂能活?

  第四想到虽有功,岂无过失应惭

  这“四个想到”,实际上是要始终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,保持自知之明和“兢慎”状态,力戒骄奢淫逸。对此,陈毅元帅不仅时常“想到”,而且始终“做到”,位高权重不移公仆心,功劳盖世不改奋斗志,自我革命不停半步脚,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,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。党员干部应当见贤思齐,自觉以“四个想到”为镜观照检测自己,经常扪心自问:这“四个想到”,我想到没有?做到没有?有何差距?怎样改进?在“三省吾身”中,保持清醒头脑,常修为官之德,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始终心中有党讲忠诚、心中有民讲奉献、心中有责讲担当、心中有纪讲遵守,发扬成绩、纠正不足,补齐短板、向上生长,就一定能像先辈那样做好人、当好官、从好政,不断书写新的历史、创造新的更大奇迹。